口头文化遗产

作品数:28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陈俊华夏敏纪永贵杜安许少峰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集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京剧》《好家长》《民族大家庭》《四川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非遗 传承文脉
《巴蜀史志》2022年第S01期107-108,共2页周祥生 
在国内,“非遗”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惯性简称,依据我国社会性的语言习惯和网络用语的普及程度,大部分人还是能理解“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不会产生异议。在国际上,“非遗”的叫法则与国内有所区别。早在20世纪50年代,...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及程度 网络用语 语言习惯 传承文脉 口头文化遗产 无形文化财 非遗 
文旅融合视域下河西走廊口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河西宝卷与凉州贤孝为例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1-4,共4页钱秀琴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文旅融合视域下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的传承及发展策略研究”(2021A-307);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河西民间宝卷文献考订集成与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9VJX093)。
以河西宝卷与凉州贤孝为代表的口头文化遗产是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媒体的迅速崛起,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习惯发生了改变,孕育滋养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关键词:口头文化遗产 特性 困境 保护 传承 策略 
多哥 热莱德的口头文化遗产
《文明》2019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古代多哥境内分布看许多独立的部落和小王国。15世纪至17世纪,先后有多个欧洲殖民者入侵多哥沿海地带。1884年之后逐渐沦为多国殖民地。1960年4月27日正式宣布独立。居民中约70%信仰拜物教,20%信仰基督教,10%信仰伊斯兰教。至今很多民...
关键词:世纪 中约 信仰 多哥 沿海地带 殖民者 欧洲 
以说当先 以评为高——浅议“单田芳评书”艺术特色
《曲艺》2018年第11期57-59,共3页张天来 
评书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艺术,它以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明快的语言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吸引了众多观众。中国在昆曲、古琴等申报成功后,尚有多项口头文化遗产有待挖掘、整理和申...
关键词:艺术特色 评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头文化遗产 民族民俗文化 国家博物馆 传统艺术 人民群众 
福建畲村口头文化遗产向审美资本的转化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27-34,62,共9页夏敏 
福建畲族村落拥有丰富的口头文化遗产(诉诸口头的文学与音乐及相关民俗),在文化隔断和文化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作为审美文化的口头文化遗产必须不断实现遗产主体的自我更新,将传统的口头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消费自觉连接起来,培养自身的文...
关键词:福建畲村 口头文化遗产 审美资本 条件与可能 
《吆喝》教学案例
《好家长》2018年第15期86-86,共1页李肖 
【案例背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脱离文本,忽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得不偿失。为此,我们小组对于《吆喝》的设计理念是立足教材,注重文本解读、体味作品的语言、把握...
关键词:教学案例 民风民俗 口头文化遗产 内在情感 民俗风情 老北京 
25、科学家的问题
《好家长》2018年第15期132-132,共1页陈巧巧 
【案例背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脱离文本,忽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得不偿失。为此,我们小组对于《吆喝》的设计理念是立足教材,注重文本解读、体味作品的语言、把握...
关键词:口头文化遗产 民风民俗 内在情感 民俗风情 老北京 
无文字民族的口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基于知识产权视角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8期52-55,共4页袁满 
国家社科基金"未来民法典中的知识产权合同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6BFX136)
口头文化遗产对于无文字民族至关重要,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相关文化遗产的不当开发或冒犯行为时有发生。作为民族重要的文化知识,知识产权是口头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重要视角,而由于知识产权的源起诉求并不是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保护...
关键词:民族 口头文化遗产 知识产权 
武当武术之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被引量:3
《体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5期5-10,共6页彭云钊 许少峰 张赐郎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一般项目(WSH2014D020)
为弘扬民族文化精髓,传承武当武术文化,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制约武当武术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武当武术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保护与发展的后劲不足以及其产业化...
关键词:武当武术文化 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与发展 
亲历音配像工程(六):我是“音配像”的积极分子
《纵横》2013年第11期46-50,共5页
我是一名京剧演员,也是国家级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对京剧艺术始终有一种使命感,特别对苟派艺术,更是如此。
关键词:音配像工程 积极分子 口头文化遗产 京剧艺术 京剧演员 传承人 非物质 国家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