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培浩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基 金:国家重大基金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ZD20&28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过去三十年间,陈晓明以极大的思辨强度和理论激情兼治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个领域,并取得影响广泛的成果。《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无法终结的现代性》等代表作在学界享有盛誉。然而,因其理论资源的宏阔、学术思辨的深邃及援哲入史、以思为文的独特风格,真正读懂陈晓明的读者恐怕并不多。这使陈晓明既有盛名,又常遭误读。比如简单将陈晓明视为西方后现代理论的信徒,并谑称“陈后主”,就显然没有读懂陈晓明学术探索的真正指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