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的哲学追问与共同体的当代重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飞[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44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153-153,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公共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形成于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之中。共同性和差异性是公共精神的两个基本向度,二者关系的不同意味着公共精神形态的不同。现代社会的个人本位原则具有消极的社会效应,削弱了共同体的价值和整体性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和共同体是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一种新型公共精神为建构人与人之间彼此共享、互助共进的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切入点,不断生成的新型共同体又为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提供了新的载体和空间。

关 键 词:公共精神 精神形态 本位原则 哲学追问 互助共进 基本向度 共同体 差异性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