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俊杰 张晓璇 MA Junjie;ZHANG Xiaoxuan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
出 处:《外语研究》2024年第2期7-13,共7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敦煌民族史(英文版)》”(编号:22WZSB009);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外语类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编号:22XWYJGA07);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理念与实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材建设路径探究”(编号:22BYDSZ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基于蓄意隐喻理论与前景化理论,本文以《圣经》的四福音书为对象,从认知文体学视角探究了蓄意隐喻在文学文本中的认知构建过程。分析发现,《圣经》通过偏离和平行这两种语言手段引起读者对其文本中隐喻始源域的特别关注,在这种突显机制的驱使下,读者寻找可以建立跨域映射的目标域,即激活服务于文本主题意义的概念域。偏离和平行这两种语言形式促使《圣经》文本中蓄意隐喻得以构建,并实现了前景化的认知效果。本研究对文学语篇中蓄意隐喻的甄别及其认知构建和认知效果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2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