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文体学

作品数:78被引量:38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苏晓军张德禄张蓊荟司建国贾晓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的东北方言文学翻译——以葛浩文译《呼兰河传》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0期840-847,共8页夏子晴 
本文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识解理论,分析葛浩文《呼兰河传》英译中的词汇误译现象。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其文化背景、语言理解及目标读者定位的影响,导致译文在词汇选择和文化传达上出现偏差,未能充分展现原作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认知文体学 方言翻译 识解 葛浩文 《呼兰河传》 
认知文体学视域下“牧歌情调”在翻译中的隐形——以沈从文小说英译为例
《中国翻译》2024年第5期110-117,共8页徐颖 
本文以认知文体学为视角分析了沈从文小说中“牧歌情调”在翻译中的隐形现象。发现“牧歌情调”的隐形主要体现在田园意象的消弭、诗意声音的泛化以及“天人合一”景象的碎裂上。译者倾向于以共享概念图式为基础,在翻译中采取删除、置...
关键词:牧歌情调 隐形 认知图式 沈从文小说 翻译 
从认知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小说《雨中猫》中被忽略的叙事风格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9期130-132,共3页陈渊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的叙事风格很独特,但经常被忽略。该风格抓住了读者的视线,把读者“小说化”。这种“小说化”主要是通过使用定冠词“the+不带修饰语的名词”和在首次指称中使用定冠词“the”实现的。认知文体学认为,这意味...
关键词:海明威 指称转移 定冠词 叙事风格 认知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对英语文学作品的解读——以诗歌《未选择的路》为例
《现代英语》2024年第16期100-102,共3页李红 
研究主要从认知文体学下的图形—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三个理论层面对诗歌《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在图形—背景理论层面,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解读;在意象图式层面,重点从连接图示和始源—路径—目标图式两个方面对这首诗歌进...
关键词:认知文体学 图形—背景 意象图式 概念隐喻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文学文本中蓄意隐喻的认知构建——以《圣经》四福音书为例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24年第2期7-13,共7页马俊杰 张晓璇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敦煌民族史(英文版)》”(编号:22WZSB009);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外语类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编号:22XWYJGA07);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理念与实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材建设路径探究”(编号:22BYDSZ01)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蓄意隐喻理论与前景化理论,本文以《圣经》的四福音书为对象,从认知文体学视角探究了蓄意隐喻在文学文本中的认知构建过程。分析发现,《圣经》通过偏离和平行这两种语言手段引起读者对其文本中隐喻始源域的特别关注,在这种突显机制...
关键词:蓄意隐喻 前景化 认知文体学 
从认知文体学视角分析《简·爱》对生活的隐喻
《现代英语》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孔荣 
小说《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著作,小说中有许多主人公对生活的隐喻。Lakoff和Johnson提出隐喻能够反映思维,认知文体学关注语言和语言选择背后的认知动机和意图,能够更深入地阐释文本的潜在意义和主题。因此,文章从认知文体学视角...
关键词:隐喻 《简·爱》 生活 
1949年以来抗战题材影片中译员形象的塑造与变迁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任文 向俊 
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国家翻译能力理论建构与国别比较”(项目批准号:2022SYLA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拍摄的涉及多语场景的抗战题材影片数量不少,但鲜有研究关注其中的译员银幕形象,仅个别论文考察此类影片中的“汉奸”译员。本文在认知文体学视阈下结合卡尔波珀的人物塑造认知模型和库克的语篇理论,考察1949—2...
关键词:认知文体学 译员银幕形象塑造与变迁 原型契合 原型偏离 
情感文体学的理论建构——认知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被引量:1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8-143,共6页黄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22CWW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0422120)。
情感文体学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文体学研究者尚未对情感文体学的基本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对其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及与相邻研究领域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元问题亦未形成系统的认知与共识。实则,情感文体学衍生于认知文体学内...
关键词:情感文体学 认知文学研究 认知文体学 认知诗学 
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语法的双重发展映射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64-66,共3页李利敏 
2022年度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基金项目“基于‘双一流’建设的中西研究生《文体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2AJ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对《认知语法与文体的新方向》一书进行了述评。该书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将认知语法理论扩大到对非文学语篇、多模态语篇和教学语篇的应用上,在分析过程中将认知文体学研究深入到更复杂的人类认知,如主观性、意向性、多感官模拟等;同...
关键词:《认知语法与文体的新方向》 认知语法 认知文体学 
残雪小说不同英译本时空叙事的认知文体研究被引量:3
《外语研究》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张立柱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英译认知文体研究”(编号:2022SK23);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民俗文化外译认知研究”(编号:20BYY023);教育部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国家话语英译的传播竞争研究”(编号:18YJC740137)的阶段性成果。
时间与空间在小说叙事中至关重要。中国当代先锋小说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写作手法的影响,对小说语言和叙事模式进行了实验和创新。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残雪小说模糊化的时空叙事特点给翻译带来了很大挑战。基于语义标注语料库,本文对残雪...
关键词:时空叙事 语义标注 语料库 认知文体学 残雪小说英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