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涂良川 Tu Liangchuan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江汉论坛》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奇点论研究”(项目编号:21BZX002)。
摘 要:人工智能不仅以物的力量实现了观念的生成,并证明了认识的真理性,而且以其技术逻辑推进了“理解大脑行为”“揭示心灵奥秘”“优化认识论”的进展。人工智能通过递归的调用逻辑使整体的感知凝聚成为驱动的力量,通过群体试错的选择将共同学习的成果整合成优化的原则,通过抽象解释的通用将社会进化的成就内化为改变的路径。其所呈现的认识论叙事,既展示了人工智能“聪明”的由来,又拷问了整体感知、共同学习和社会进化的认识论功能。揭示人工智能获取智能技术逻辑的认识论叙事,就是以“人工智能就是哲学”的理论视域来把握人工智能的本质,掌控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探讨人机融合的可能。关注人工智能获取智能技术逻辑的认识论叙事,就是关注人工智能和认识论本身。
分 类 号:B842[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B023.2[哲学宗教—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