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术话语下的“跨文化协商”——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在地行动及其转译  被引量:1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s under Global Art Discourse——Local Actions and Translation in Participatory Art Practic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竹 Li Zhu

机构地区:[1]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

出  处:《艺术评论》2024年第3期49-62,共14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参与式艺术‘协商性’生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EA207)的阶段成果。

摘  要:作为现代主义思考范式的“世界艺术”体系,其显性特征是西方中心主义式的“世界艺术史”的书写系统和“他者”观念影响下的人种志博物馆。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拉维特科学城举办的“大地魔术师”展览为标志以及由此诞生的“全球艺术”话语,是对“世界艺术”的批判和试图超越东西方二元割裂以应对全球化格局的新价值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兴起以及呈现的“跨文化协商”特性,既受到文化多元主义下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第三空间”的影响,也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治哲学领域“协商性”思潮的影子,更重要的是来自当代艺术试图重建与日常生活连续性的努力,其从“对话”到“转译”的具体过程,体现了艺术实践充当了中介者的角色,凸显了当代艺术从视觉图像生产到文化生成体验以及社会行动的演绎进程。

关 键 词:社会参与式艺术 跨文化协商 全球艺术 在地性 转译 

分 类 号:J0-05[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