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津录》看晚清北京话疑问句的语言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巍[1] 刘易春 

机构地区:[1]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44

出  处:《海外英语》2024年第5期178-180,共3页Overseas English

基  金:2022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晚清汉语教材中他塑国家形象分析与影响研究》(L22AYY008);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语言类课程“区域性·模块化·元典式”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成果。

摘  要:晚清对外汉语教材《寻津录》中疑问句数量较多,类型全面,包括是非问、特指问、正反问、反问句、设问句。《寻津录》中的疑问句,大都靠疑问词和语气词来表示疑问含义,使用的疑问词数量十分丰富,并且大部分疑问词现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疑问句中多用语气词“么”“呢”,与现代汉语十分相似。通过对《寻津录》中疑问句的分析、特点归纳,可发现北京话口语疑问句正在渐渐发展,逐渐脱离古代汉语,趋向于现在正使用的现代汉语。

关 键 词:对外汉语教材 《寻津录》 晚清北京话 疑问句 语言特征 

分 类 号:H195.4[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