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建福 TANG Jianfu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2]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22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心智哲学视域下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研究”(YCBZ2022056);2022年湖南科技学院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人才融合培养创新与实践”(XWK202204);2022年度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心智哲学视域下谐音型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研究”(湘科院校发[2022] 108号)。
摘 要: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马克·吐温小说中言语反讽的生成发端于言语行为主体的意向性。实现言语反讽表达的手段表层是迁移,而深层是心理随附性,涌现事物及其涌现的新质则是反讽的内容。言语反讽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的语境作用与言语行为主体的意向操控下得以完成。从心智哲学视角对马克·吐温小说的言语反讽现象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心智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