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恒常性与现代艺术史的视觉心理机制——以艾伦茨威格为中心  

Object Constancy and the Visu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Modern Art History: Anton Ehrenzweig as the Cente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敏 Huang Min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4期39-50,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项目“当代图像理论中的移情问题研究”(批准号:2023M7432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文化转向与艺术文化史范式研究”(批准号:CUC230B057)成果。

摘  要:各种版本的现代艺术史叙事的核心结构几乎都以印象主义为转折点,在“写实”与“抽象”两种对立的视觉模式之间寻求或内或外的解释。安东·艾伦茨威格结合精神分析与知觉心理学对物体恒常性的考察,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重新建立一种连续性叙事,力图证明两者在发展逻辑上皆是与现实的逐渐分离。通过对抽象心理的“本我”与“自我”的进一步划定,他发展了贡布里希、沃林格等人在抽象问题上的见解,修正了抽象与再现的二元思维。对于晚近复合范式的艺术史叙事来说,这种看似单一的艺术视觉恰恰为容纳社会文化观察提供了一个非媒介化的内部解释框架,是一种重要的范式补充。

关 键 词:艾伦 媒介化 二元思维 茨威格 视觉模式 贡布里希 恒常性 沃林格 

分 类 号:J0-05[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