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自觉与诗学正义的牵引——论曹禺《北京人》的创作和修订  

Anthropologic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Traction of Poetic Justice:On the Creation and Revision of CAO Yu’s Peking M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祝宇红[1] ZHU Yuhong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第2期78-90,共13页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诗学正义’的牵引:曹禺创作史研究”(项目编号:23FZWB07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曹禺的剧作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如果说《雷雨》被看作曹禺最成功的一部戏,那么《北京人》则被公认为其成就最高的一部戏。《雷雨》《日出》《原野》三部戏,都是曹禺二十多岁时创作的,剧情时间短,情节节奏紧张,戏剧冲突鲜明,情感基调激越,到了《北京人》一剧,剧情时间拉长到三个月,激烈的情绪转成内敛的情调,整部戏突出由秋入冬的萧杀、沉郁的氛围。

关 键 词:《北京人》 《日出》 戏剧冲突 《原野》 情感基调 《雷雨》 曹禺 情节节奏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