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启德[1,2] 吴丰昌[3,4] 杨华勇 柴立元[3,6]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 [2]北京大学 [3]中国工程院 [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5]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6]中南大学

出  处:《科学中国人》2024年第4期8-9,共2页Scientific Chinese

摘  要:如何使学科交叉研究得到保证?我认为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根本保障。第一,建立专门的、独立的交叉科研机构,并且给予重点扶持;第二,要成立独立的学术委员会;第三,双聘和兼聘的选择,因其间涉及工作量计算、成果归属、待遇等问题,需要探索具体的体制机制;第四,交叉开课选课,需要打造适合跨学科培养的专门课程,编写新的教材;第五,要开设独立的学科交叉研究生招生渠道,采取双学科双导师联合培养;第六,设立学科交叉研究博士后基金,激励博士后研究;第七,建立多学科学生组合的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第八,完善适合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制度,包括选择合适的评审专家、延长评审过程、优化申诉机会和渠道、提醒评审专家遵循相应的注意事项等。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家精神,培养科学家专注、执着、诚实的美好品德;激发科学家的好奇心和研究激情,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推崇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风尚;营造自由探索、平等互利的氛围;落实学术民主、观点自由的机制;打造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如此,学科交叉研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追求真理之旅。

关 键 词:学科交叉研究 同行评议制度 学术民主 专门课程 学术生态 科研机构 双导师 评审过程 

分 类 号:G301[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