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丽丽 Zhang Lil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周易》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嬉变研究”(项目编号:23BZX054)的阶性成果。
摘 要:明末清初涌现出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各种新兴的理论学说。就易学研究而言,首次出现了传教士对《周易》的翻译、研究和诠释。早期来华传教士从神学的角度出发,拒绝《周易》的宇宙创生主张,坚持认为太极生天地的理论需要被修正和排除。后来白晋等人将《周易》定性为神学作品,才完成了传教士接纳《周易》的历程。虽然这种释《易》的神学取向有诸多问题,但麦丽芝、理雅各和卫礼贤等英译本《周易》均受其影响。由此推知,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周易》的诠释,应该奠定了早期海外易学研究的基本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