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树忠 丁林[2] 朱茂炎[3,4] 王向东 邓涛 Shen S Z;Ding L;Zhu M Y;Wang X D;Deng T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4]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5]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4期911-914,共4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2293280)资助。
摘 要:青藏高原研究对揭示地史时期全球构造、古地理、生物与环境等的演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专辑的组织背景、主要内容和期望目标,同时总结了本专辑成果相比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报告的显著进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