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价值向度、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  

Social Practic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Value Orientation,Development Dilemma and Optimization Pat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娜仁高娃[1] Narengaowa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项目编号:CAA170242)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开始受到政府重视,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即便是在当下,它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在多元智能、完善德性、丰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都极为有利,对于我国“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前,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发展肘陷入了困境,具体表现为:实践教育地位不高,实践场所缺乏规范,实践教育内容深度不够以及实践教育评价机制欠缺。基于此,我们可以针对性地通过完善目标实现的理念表达、提升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社会地位,规范外部推进的教育空间、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基地建设,深化学校与社会的教育合作、创新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课程开发,探索多元协同的评价方式、健全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评价机制,作为优化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发展的路径。

关 键 词:社会实践教育 中小学 价值 困境 路径 

分 类 号:G63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