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仁高娃

作品数:13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终身学习价值向度社会实践教育社会社会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家庭教育(中小学版)》《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中国德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亲子沟通中,家长的三重身份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24年第12期26-28,共3页娜仁高娃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孩子的需求得到充分表达和被满足,有助于孩子获得基本的人际关系安全感;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为孩子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持,让孩子获得丰富的情绪价值;良好的亲子沟通还能满足孩子对爱的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付出爱和...
关键词:亲子沟通 情感支持 情绪价值 人际关系 充分表达 家长的角色 三重身份 付出爱 
社会教育学学科理论的演变及创生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54-63,共10页娜仁高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
形成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社会教育学,应以明晰学科理论的创生逻辑为起点。依据学科理论的发展演变,发现“社会教育学”最初起源于“教育学理念的社会性展开”,而后逐渐聚焦于“社会问题的教育性尺度”,发展到当前则指向的是“学习型共同体...
关键词:社会教育学 学科理论 社会需求 演变 创生 
源起与旨归:社会教育实践发展的秩序逻辑
《终身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47-54,共8页娜仁高娃 项继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
社会教育实践从其产生根源来看,是一种连接个人与社会的载体,验证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古典启蒙思想中的民主人权观念、工业化推进过程中频发的社会问题以及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教育机会均等运动,都促成了社会教...
关键词:社会教育 伦理秩序 基层社会治理 教育兴趣 
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价值向度、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娜仁高娃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项目编号:CAA170242)的研究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开始受到政府重视,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即便是在当下,它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在多元智能、完善德性、丰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都极为有利,对于我国“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
关键词:社会实践教育 中小学 价值 困境 路径 
日本终身教育立法的思想脉络和价值取向——基于《终身学习振兴法》的分析被引量:12
《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17期51-60,共10页马丽华 娜仁高娃 
国家社科基金“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的部分成果。
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并实施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期间经历了较为艰难曲折的立法过程。值得肯定的是,终身教育立法本身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进步性,推进了整个亚洲地区终身教育立法的进程与实践发展。但由于日本政府对于终身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日本 终身教育 立法 思想脉络 价值取向 
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价值向度、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被引量:6
《当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9期10-19,共10页娜仁高娃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项目编号:CAA170242)的研究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开始受到政府重视,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即便是在当下,它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在多元智能、完善德性、丰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都极为有利,对于我国“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
关键词:社会实践教育 中小学 价值 困境 路径 
师生伦理的传统与现在
《中国德育》2021年第1期22-25,共4页娜仁高娃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山西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示范校建设研究”(GH-16010)研究成果。
师生伦理是学校教育秩序的保障,是学校德育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当前我国传统的师生伦理正在遭遇困境,具体表现为制度规范的僵化解构了传统师生伦理中的道德情感,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冲击了传统师生伦理中的道德信念,网...
关键词:师生伦理 共同体 困境 反思 
“高龄者”内涵的重塑:基于非自反性存在的终身学习——娜仁高娃,马丽华与牧野笃的对话被引量: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0期101-109,共9页娜仁高娃 马丽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
当前日本已经进入超高龄高度消费社会,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人口结构的超高龄化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即时性。社会的发展促使其本身放弃了以连续性和一贯性为基础的自反性特征,在工业社会形成的社会惯例与思维方式也与超高龄社会不相...
关键词:高龄者 非自反性 终身学习 社会参与 老年教育 
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小型社会”的构建与“学习”的再概念化——访日本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被引量:3
《开放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4-11,共8页马丽华 娜仁高娃 牧野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
牧野笃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委员,日本知名的终身学习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本访谈从日本国内弥漫已久的“超老龄化社...
关键词:超老龄化社会 学习观念 小型社会 终身学习 日本 
日本地域性社会教育的定位及特质——基于对长野县饭田市社会教育实践的调查被引量:5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75-85,共11页娜仁高娃 
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制度效应与秩序回归:我国当前语境下社会教育实践困境与突破”(CAA170242)
日本的社会教育概念是个发展着的地域性概念。当前它被更多地定义为援助、组织地域居民进行自我教育活动的实践形式。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开展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呈现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多层次构造,并从中可以分析出日本社会教育的定位...
关键词:日本 社会教育 发展定位 教育特质 饭田市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