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康宁[1] Wu Kangning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97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22年第6期36-41,共6页
摘 要:学校是一种“社会产物”,学校深受社会制约。社会左右着学校存亡兴衰,影响着学校日常实践,并在作为学校之主体的教师与学生身上刻有种种烙印。学校是一种“社会分支”,学校自身便是一个小社会。学校经由社会设立后便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由各种社会性存在构成,学校日常生活也是社会生活,学校既姓“教”,也姓“社”。学校是一种“社会工具”。从社会期待来看,学校被视为“社会工具”;从学校取向来讲,学校想成为“社会工具”;就客观结果而言,学校总归是“社会工具”。问题不在于学校到底是不是、究竟该不该成为“社会工具”,而在于学校到底是怎样的、究竟该成为怎样的“社会工具”。学校不仅无需忌惮成为“社会工具”,而且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