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笑予 马多秀 Zhang Xiaoyu;Ma Duoxiu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安710062 [2]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宝鸡721013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22年第11期5-9,共5页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新时代乡村教师教育情怀及其培育研究”(编号:BEA210117);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西部地方本科高校高层次人才稳定的政策支持路径研究”(编号:EIA180498);2020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路径研究”(编号:20JK0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双减”政策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函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为教师赋权增能。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具有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建构本土化的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对教师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教师赋权增能理论模型涵盖赋权和增能两个维度,赋权的内容包括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权、参与决策权和教育惩戒权,增能的重点是作业治理能力、课后服务能力、家校协同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4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