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鹏飞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4年第4期22-24,共3页
摘 要:高尔基,苏联著名作家。出生于普通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底层生活阅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著述颇多,作品多表现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苦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代表作有《母亲》《童年》等。《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为《童年》《在人间》。它主要记叙了“我”(阿廖沙)在喀山的成长经历。阿廖沙原本怀着上大学的梦想来到喀山,但残酷的现实很快打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去“读”大地窖、码头这样的“社会大学”。阿廖沙到处打工,接触到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他们的指引,以及社会的磨炼,阿廖沙获得成长,走向了新的生活。小说塑造了阿廖沙这个从社会底层走向革命的典型形象。尽管本书的创作年代距今天较远,但“社会大学”这一说法并不过时。“读”好“社会大学”,“读”社会这部“无字书”,能让人获得全面的成长。可把这本书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比阅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