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视阈下汉语诗词中“愁”的隐喻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明 于林龙[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象学视域下诗性语篇具身意义识解研究”(项目编号:19BYY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文学的精粹在诗词。诗词虽曰始于古代,但千百年来,其中的情感往往会令当代读者产生共鸣。本文发现诗人多以隐喻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惆怅之情,故表达情感是隐喻的功能之一。情感隐喻表达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我们认为是意向性在情感隐喻表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意向性的三个形式结构出发,即部分与整体结构、在场与缺席结构、多样性中的同一性结构,探究意向性在汉语诗词“愁”的隐喻喻体选择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汉语诗词 情感隐喻 隐喻分析 在场与缺席 意向性 隐喻的功能 部分与整体 同一性 

分 类 号:H15[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