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汨[1] ZHOU Mi
出 处:《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5-76,167,共13页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日本古乐书中的唐乐器传承谱系研究”(项目编号:21CD180)的阶段成果。
摘 要:乐家是平安时期及其后日本雅乐的传承载体,亦是传承制度。10世纪形成的乐家,是在8世纪模仿唐代所建立的音乐机构管理制度外,又衍生出的以家族为主体的世袭传承制度。自此,拥有较高社会层级的乐人开始具备集管理者、表演者、教学者、记录者、研究者为一体的多元身份。对这些身份,乐人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旁观者亦对此身份下的行为表示认同。该文对日本古代雅乐诸乐家进行总体关照,以古代乐人谱系及其所记录乐书为基础,解析乐家层级结构及乐人身份认同,探索日本古代雅乐的传承规律。The establishment of“Gakke(楽家)”cause musicians of higher social standing began to embody a multifaceted identity encompassing roles as administrators,performers,and educators.The lineage of“Gakke”holds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preserving ancient Japanese music and even Chinese Tang music.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