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汨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乐家扬州学派江藩凌廷堪乐器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唐代乐舞分类观在日本的接受与变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周汨 
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唐代宫廷乐舞在日本的变迁研究”(项目编号Q20212401)阶段成果。
唐代乐舞分类意识对日本的乐舞分类有所影响,但并不完全。唐代祭祀之乐舞有文舞、武舞,胡俗之乐舞按地域分九部乐、十部乐,按表演风格分为健舞和软舞,按表演形式分为坐立部伎、字舞、花舞、马舞,是文化融合思想引导下的技艺划分。日本...
关键词:唐乐舞 分类观 文化融合 国家意识 
论日本“御神乐”表演与文化构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周汨 
202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唐代宫廷乐舞在日本的变迁研究”(项目编号:Q202124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御神乐”是日本宫廷和氏族神社中的祭祀乐舞,其表演类型丰富,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与规模。“御神乐”的表演内容中包含了唐乐器筚篥、与唐乐有所关联的催马乐拍子、唐乐舞服饰三种唐乐元素。“御神乐”所体现的神道是日本的文...
关键词:御神乐 祭祀 表演 文化 
论日本古代雅乐乐家的层级结构与身份认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65-76,167,共13页周汨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日本古乐书中的唐乐器传承谱系研究”(项目编号:21CD180)的阶段成果。
乐家是平安时期及其后日本雅乐的传承载体,亦是传承制度。10世纪形成的乐家,是在8世纪模仿唐代所建立的音乐机构管理制度外,又衍生出的以家族为主体的世袭传承制度。自此,拥有较高社会层级的乐人开始具备集管理者、表演者、教学者、记...
关键词:乐家 雅乐 乐人 身份认同 
日本古代乐书的“乐本位”思想——兼论《乐家录》的文献性质与价值被引量:1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14-127,共14页周汨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日本古乐书中的唐乐器传承谱系研究”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21CD180。
日本古代乐书的撰写思想根据其内容可归结为“乐本位”思想,体现在“调、谱、形、法”体系的呈现、“实践、传承”音乐观的形成、“场所、人物、内容”关系的构建三个方面。日本江户时期安倍季尚所撰《乐家录》是日本古代乐书的集大成之...
关键词:乐书 乐本位 思想 《乐家录》 
《体源钞》与《乐家录》中的乐器记载比较研究被引量: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1期90-98,共9页周汨 
2019年度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HCD:130103)的阶段性成果。
《体源钞》与《乐家录》是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两部日本古代乐书,其中乐器记载意义突出,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首先是根据《体源钞》与《乐家录》的撰写背景的比较和所载乐器使用情况的梳理,来说明两部乐书中乐器记载结...
关键词:《体源钞》 《乐家录》 乐器 比较 
清代扬州学派音乐论著述评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第1期15-21,41,共8页周汨 
清代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学术派别,其学术研究注重史学,并不乏音乐著述。扬州学派的音乐研究以凌廷堪、江藩、焦循为代表,涉及乐律和戏曲两大领域。本文从实学传统、音乐论著、音乐思想三方面对扬州学派音乐论著进行阐释。文...
关键词:扬州学派 凌廷堪 焦循 江藩 音乐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