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丽娟
机构地区:[1]石屏县东风小学
出 处:《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4年第4期42-43,共2页Journal of Yunnan Education
摘 要:这个暑假,我耐心阅读了英国作家弗兰克·富里迪《阅读的力量》一书,可以说,它成功刷新了我之前的认知,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在有限的生命里,要阅读哪些有价值的书?在阅读中要去寻求什么?应该怎样去引领孩子阅读?阅读在我眼中一直是“美好”的代名词。“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胸藏万壑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平日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目标。可阅读究竟暗藏着怎样巨大的力量?它会把孩子引向何处?从苏格拉底关于阅读的悖论,到西方读者阅读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带来的系列自杀事件,《阅读的力量》列举了数百位思想家莫衷一是的论调……在众所纷纭的争论中,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关于阅读的基于感性的、碎片化的认知,归纳出了关于阅读的几点新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