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佛塔”的故事——建筑结构的本土化:以灵岩寺塔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林 

机构地区:[1]滨州市博物馆

出  处:《炎黄地理》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Yanhuang Geography

摘  要:“窣堵波”即佛图式塔,是古印度佛教极具特色的建筑,在古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已经存在,是古印度佛塔最主要的形式。在东汉时期佛图式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塔的建筑结构经历了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与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塔建筑结构,并且在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中,最终完全融入独特的中国建筑结构体系中。山东灵岩寺自古以来便是海内名刹,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在唐代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且名列其首。寺内亭阁式塔祖师塔、慧崇塔和楼阁式塔辟支塔都反映出佛图式塔建筑结构本土化过程中的诸多变化,对研究佛图式塔建筑结构本土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灵岩寺 建筑结构体系 中国传统建筑 南京栖霞寺 原始佛教 玉泉寺 楼阁式塔 印度佛教 

分 类 号:TU3[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