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思宇 YAO Siyu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摘 要:尼采的《不合时宜的沉思》在批判“历史学”中呈现其时间美学的生成。如同歌德重视“自然”的历史观,布克哈特的文化史研究注重直观和艺术感受力,并因其保守立场而强调对历史的持续性考察。而尼采基于“现代教养”导致人格削弱等问题,重点批判了“历史学的过量”。他提出“非历史”和“超历史”的认知方式,主张通过遗忘和封闭自身视域乃至将目光转向永恒的存在,克服“科学统治生活”对现代人的身心困扰。因而不同于布克哈特的悲观主义,尼采进一步发现了叔本华的“真诚的英雄主义”,即能够把握自身的形而上学性,在每一刻的翻转与肯定中提升生活情感。这标示着尼采“永恒轮回”时间美学观念的生成,其人文意义在于推动现代主体形成理解自我、把握现时、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契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8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