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在清末引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栖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书屋》2023年第9期53-54,共2页

摘  要:文字学界几乎形成共识:十六世纪,意大利文献学家马努蒂乌斯借鉴希腊文人如阿里斯托芬所使用的墨点记号,发展出了一套正式的标点符号系统。虽说考古学证实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某些标点符号,但因为没有统一标准,且古代文史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始于汉代的句读和宋代的圈点经常出现歧义,造成文句的误解。我国清末以降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在古代句读、圈点的基础上,再引进西方的某些标点符号,经过百余年的改良融合而成。它委实是我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要项。

关 键 词:阿里斯托芬 文献学家 语文现代化 十六世纪 标点符号 统一标准 句读 古代文史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