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朝晖[1] DAI Zhao-hui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上海200444
出 处:《上海翻译》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材价值体系构建的教师作用研究”(编号:20BYY109)。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超语的概念,并梳理了超语与语言景观及翻译的内涵及研究,接着以上海市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为样本,探讨翻译中的超语实践及其问题。研究表明,上海旅游语言景观的翻译存在超语现象,主要涉及词汇、句法及多模态等方面,可采用旅游景点名称的语际超语谐音意译,以及整合语言的词汇特征,运用英语构词法生成混合新词,或采用转借等方法在词汇和句法层面实现跨语言组合等。同时,超语实践又可借助图像等多模态素材作为表意资源,与文字符号互为补充。超语空间储备的分布式符号资源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但上海旅游语言景观文化层面的误译率较高。超语实践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译者既要突显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又要追求互补性,并调整适应。新时代的翻译专业学生需具备超语能力,以应对全球化发展对旅游语言景观翻译的挑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