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性与合理民意的建构:荀子的礼义方案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Reason and Reasonable Public Opinion:Xunzi's Ritual Programm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瀛昉 Wang Yingfa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民众意志对于先秦儒家政治学说而言有着重要地位。如果缺乏民意作为正当性依据,汤武革命就很难与普通的君位争夺区分开来,但如何吸纳民意却是先秦儒家政治学说当中需要克服的一关。由于先秦儒家在制度及治理方案上诉诸先王之道,而民众实际意志未必与先王之道相合,这使得如何安置民意成为了一个问题。旬子透过能化性起伪的礼义师法,将普遍意义上人的道德认知培养与政治生活相统合。在统一的礼义之治框架下,旬子得以诠释一种理想情境下的民众意志,能够从监督者、选择者的身份考察民意的种种表现,从而构造一种较为深入的儒家民意学说。

关 键 词:旬子 民意 先王之道 礼义之治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