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为大:现象学的儒学转向与儒学现象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刚[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32-34,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现象学与儒家哲学的相遇、会通,给现象学带来一次全新转向,即儒学转向,促成一种崭新的现象学形态即儒学现象学。现象学的这一转向主要由张祥龙开启,张祥龙的哲学思想也是儒学现象学的主要代表。现象学的转向:以作为实事本身的时间性为线索现象学在其发展历程中至少经历了三次转向:存在论转向、神学转向与伦理学转向。现象学之所以会不断转向,是由其“回到实事本身”这一命令所推动:正是因为不同的现象学家们对实事本身有不同理解,所以现象学才不断转向!现象学所要回到的并不是任何一种“实事”,而是作为最终的开端、本原或根据的“实事”。

关 键 词:现象学 儒学转向 神学转向 亲亲为大 伦理学转向 时间性 儒家哲学 哲学思想 

分 类 号:B0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