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根[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微观史学(Microhistory)产生的学术影响已近半个世纪。它见微知著的特点在历史写作和教学实践中常被作为方法创新的参照,并在与其他新史学议题的互动中形成更多的理论认识。可是,已有的研究多是一概而论地品评其“微”的特色,不注重分析不同微观史研究“以小见大”的逻辑差异。这使得有关它的理论探讨难免流于表面,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概念上的误解。本文尝试对诸种微观史作品以小见大的论证逻辑分门别类,逐一分析其各自论证的合理程度,并通过比较,解读其间差异。进而,就几种与之纠缠不清的理论认识再度推敲,推进学界关于微观史学的认识和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