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史学

作品数:170被引量:42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兵李根邓京力周洪宇李永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碎立通:微观史学视角下的战争史教学探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4期49-54,共6页严书月 王子涵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战争史内容,既是剖析时代主要矛盾的“切口”,又是审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窗口”,更是引导学生关爱人类命运、激发其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关口”。教师受传统战争史研究影响,通常从军事、政治与外交维度铺陈宏大史事、...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微观史学 人类命运 教学探索 战略博弈 战争史 维护和平 情感触动 
茶村屋志:一栋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变迁史
《建筑师》2024年第5期62-70,共9页陈斯亮 李晓峰 乔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8179)“武陵山区乡村小流域‘产业—空间’组织模型研究”。
屋志,记一屋之事,述一家之情。已有传统民居研究主要关注静态的建筑空间现状,“屋志”研究再现了传统民居个案从建造到使用的历时性变迁过程,旨在从时空维度构建一种“走向生活现场”的微观建筑史学转译方法。以一栋典型的土家族传统民...
关键词:屋志 传统民居 日常生活 土家族 微观史学 
微观史学视域下的民国时期教育交往史研究
《教育科学探索》2024年第5期98-104,共7页郑腾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大学校长教育交往研究”(编号:BOA200050)的研究成果。
微观史学作为当代史学新潮之一,具备研究视野微观化、研究对象具体化、史料来源多样化、表达方式叙事化等研究特点,为教育史研究提供全新视野。聚焦民国时期教育交往研究,在微观史学视域下进行民国时期教育交往研究的价值体现为:生动刻...
关键词:微观史学 民国时期 教育交往史 教育交往 
红色家族书信档案中的社会伦理结构变迁研究被引量:1
《档案学研究》2024年第5期90-99,共10页刘朔宇 吕星月 李依诺 冯宇琦 袁曦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家族书信档案是家族历史的重要载体,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的特征,而微观史学将研究视线投向个体命运与特定社会群体,为书信、日记等微观史料的挖掘与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具体时间或空间的历史叙事提供了更生动而具体的诠释。本研究围...
关键词:家族书信档案 红色档案 微观史学 本体 伦理关系 
论题的阐释与伸展——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文学史课堂札记
《小说评论》2024年第4期183-188,共6页印筱萌 
在从事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学者群体中,由程光炜老师主持的博士生工作坊,初因“重返八十年代”以闻。他们以自觉的分期意识,承担了当代文学史的一份“分工”,也因时段而有了聚焦,在文学研究中尝试应用了“微观史学”的方法。我刚来到这个...
关键词:当代文学史 重返八十年代 中国人民大学 学者群体 微观史学 工作坊 程光炜 文学史课堂 
微观史学、谱系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温潘亚 
文学史作为文学总体进程所构成的历史运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与演进轨迹,追寻其中的发展动因,考察文学的各种生成机制对文学史的影响,当是中西方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致思方向与基本构成。三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其实也是三千年的中国文...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西方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文体论 文学史观 文学史理论 微观史学 逻辑思想 
微观史学“以小见大”的逻辑差异——兼谈与其他史学路径的关系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李根 
微观史学(Microhistory)产生的学术影响已近半个世纪。它见微知著的特点在历史写作和教学实践中常被作为方法创新的参照,并在与其他新史学议题的互动中形成更多的理论认识。可是,已有的研究多是一概而论地品评其“微”的特色,不注重分...
关键词:微观史学 以小见大 历史写作 论证逻辑 教学实践 理论探讨 见微知著 新史学 
微观史学与精神档案视野下的吴宓日记研究——王本朝教授学术访谈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2期4-10,共7页王本朝 李金凤 
吴宓(1894—1978)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当代中国具有文化转型和社会变迁的符号特征。王本朝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制度史研究,于吴宓日记研究用力尤勤。近著《最爱先生古道长:〈吴宓日记续编〉研究》视角独...
关键词:吴宓日记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王本朝 微观史学 文化转型 符号特征 心灵世界 
微观史学视阈下翻译史研究新路径——兼评《龙与狮的对话》
《当代外语研究》2024年第2期163-175,共13页许文胜 万菊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翻译史研究”(编号23BYY111)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翻译史研究已有从传统“自上而下”的历史研究方法转自“自下而上”的微观史学视角趋势。翻译史需兼具历史与翻译,二者不可偏颇,皆不可废。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访华,其作为中英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影响深远。翻译在该活动里的...
关键词:翻译史研究 微观史学 《龙与狮的对话》 
微观史学视角下的贝多芬--评《贝多芬:1806》
《当代音乐》2024年第4期199-201,共3页王瑞婷 
音乐史学教授马克·费拉古托于2019年出版的专著《贝多芬:1806》从微观史学角度出发,将目光定格在贝多芬创作生涯中的重要年份(1806年),探讨贝多芬该时期的创作过程及其是如何通过音乐构建国际声誉的。此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叙事风格...
关键词:《贝多芬:1806》 史学视角 微观史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