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必丰[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112-114,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属地管理原则的实践生成属地管理改革是以经济现代化为驱动和激励,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障碍为问题导向,在持续和广泛的权力下放,即国家治理现代化试验中推行的改革。属地管理原则形成于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后被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一)改革中生成的属地管理原则我国曾长期实行中国式计划经济体制,其结果是在国家和社会关系上,政府决定着社会生产、资源配置和产品消费;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各部门对地方主管部门的集中指挥,以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独立于地方的状况,导致“条块关系”的形成,严重妨碍了地方政府在辖区内的全面治理。因此,属地管理改革从地方经济领域得以率先开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