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敏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203-208,共6页
摘 要:20世纪初,新式学堂兴起,李叔同、沈心工等一批留日学生归国,开始在外国歌曲的曲调中填入中国的歌词,并在学堂中进行教唱,这种初步的唱歌教学活动并没有进一步产生专业的声乐教育。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周淑安、杨东荣、李抱忱、黎锦晖等人的音乐活动为我国早期声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有外籍教师霍尔瓦特、斯拉维阿诺夫夫人等来华任教,推动了声乐艺术在我国的传播与普及。20世纪初的声乐活动为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积蓄了能量,从30年代起,随着专业音乐院校的设立(尤其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大量的外籍声乐家被聘请加入,我国声乐师资队伍逐步壮大,教学力量日益坚实,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中国声乐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其中就有俄籍教师苏石林,他被俄国沙皇称为“彼得堡夜莺”,是俄国卓越的男低音歌唱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声乐教育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