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宏志
机构地区:[1]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出 处:《今古文创》2024年第23期71-73,共3页
摘 要:儒家的政治思想发展到战国中期,在孟子这里发生了明显的转向,相较于基层礼治,孟子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急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诸侯混战、民不聊生、邪说横行,面对儒家日益被冷落的局面,孟子选择了“上行”的路线,游说君主从王国层面施行“仁政”,解决民生疾苦问题,以此得民得心,最终实现“王天下”的伟大功业。在孟子看来,“得民心”,既是承天应命的要求,也是“王天下”的必然前提;既是君主把“不忍人之心”扩而充之的结果,也是“行不忍人之政”的目的。在“天—仁心—仁政—王天下”的政治思路中,“得民心”贯穿始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