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振魁[1]
出 处:《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Academic Research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创历史新高。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的青年失业率高达19.6%。随着企业用工数量的减少,青年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在此形势下,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从学校教育来看,规范大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重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教劳结合”的理念为出发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引导、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专业劳动技能的培训等,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对职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真正做到“以劳促职”,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可以为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作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为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职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可借鉴的路径,试图构建以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劳动教育体系,达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目的。
关 键 词:劳动教育 职业能力 就业能力 工匠精神 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
分 类 号:G40-015[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