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民德性的“友善”:学理逻辑与培育路径  

Friendship as Civic Virtue:Theoretical Logic and Cultivating Approac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舒凤 Ye Shufeng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24年第5期109-115,共7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城市社区居民友善观养成研究”(编号21YJC71008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人才资助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城市社区居民友善观培育研究”(编号2021r1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关乎公民常态化的社会交往以及良序政治共同体构建。友善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对友善的思想实质与本质特征的深层次揭示。德性伦理学以培育个体的道德品性为重点,关注道德行为者本身,强调建构完整的道德人格,可以为公民友善观的阐释与培育提供有效的解释思路。友善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中展现的稳定的道德品质,公民友善在共同体中养成与获得,其最终价值目标在于实现公民的幸福生活。公民友善内在包含友善的道德认知、友善的道德情感和友善的道德行动三个方面。友善价值观培育可以遵循德性的一般性获得方式,即以“情”生善、以“境”育善和以“行”促善。

关 键 词:德性伦理学 公民德性 友善观 培育路径 

分 类 号:B824[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