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师国外读博“热”背后的人才自主培养“冷”思考——以教育学专业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献伟 唐智松[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2]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934

出  处:《中国高校科技》2024年第6期89-96,共8页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基  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重大课题“河南省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2024JKZB05);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国家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政策精准支持研究”(CGA230336)。

摘  要: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新时代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主动或迫不得已赴国外高校攻读“水博”学位却逆势盛行。通过“推拉理论”可以解释该现象。其背后凸显了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培养中的无奈,地方高校的急功近利,以及在国内重点大学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高校青年教师存有风险。教育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学科,其人才自主培养中体现的上述窘境较为明显。为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和“做有组织的科研”,依据政府(国家)、学术(大学)和市场(社会)“三角协调模式”,地方高校应体现人文关怀,重点大学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担当,社会层面要完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教育行政部门须持续加强和优化专项招生政策,管理机构可掌控国际学术交流主动权,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我国民办教育宜发挥特殊优势和力量。

关 键 词:地方高校 “国外水博” 教育学博士 人才自主培养 

分 类 号:G520[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