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辉[1] 毛基业[2] Du Hui;Mao Jiye
机构地区:[1]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10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23年第4期53-65,共13页Labor Economy and Labor Relation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及劳动者知识技能转换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AGL0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机共生视角下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调适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BGL135);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计划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劳动者心理影响及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Z202011417026);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项目“人工智能赋能北京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PHR2020CS08)。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为当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意义感提供了新的情境。本文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分析个体在人机协作中的“情境-认知-情感链”,研究发现:在人机协作的不同阶段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可分成三种模式,即初级阶段的数字化情境-工作体验感-工作意义感、深入阶段的工作场景智能化-工作认同感-工作意义感、共生阶段的数据交互重构-工作成就感-工作意义感。本研究丰富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内涵,拓展了企业推进数字化、促进员工适应人机协作的复杂工作场景、提高工作意义感的路径。基于此,企业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组织关怀、从场景到系统整体实施数字化、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提升员工工作体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