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代兴[1] Tang Daixing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3年第8期58-66,共9页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伦理为视角通解《论语》”(19FZXB02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围绕三纲五常思想渊源的持久讨论,存在着既忽视其思想产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视野,也缺少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时代变迁的互动认知的问题。从思想产生、演变、发展与社会变迁之互动史观来看,汉代以来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三纲五常,实是蕴含了被血缘五伦催生的社会变革进程和思想演化进程,在这一互动进程中,孟子的宗法五伦、苟子的“三本”五伦和韩非子的“三事”思想,先后为“三纲”铺垫起三块基石。血缘五伦催生三纲五常的历史进程,解构了孔子的君臣“职业契约”准则,既绘制出先秦文明向汉代演进的方向,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轨迹并重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明确地意识到这一改变和重建,才可真正理解“三纲五常”传统的坚执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