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声柏[1] Chen Shengbai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43)。
摘 要:在近代以来形成的“以西释中”主流研究范式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公孙龙往往被研究者描绘成为西方意义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作为公孙龙思想代表作的《坚白论》,其主旨到底何在,在以往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并未达成共识。依据《名实论》的“正名”理论,在《坚白论》中,坚、白代表性质意义的“实”;坚、白所处的“定”“兼”“藏”三种样态即是性质的三种“住”;与之对应的三种“物(天地与其所产)”的存在形态就是石、物(物兼之万物)、坚白自身;整个主宾辩难的论证过程就是在进行“位其所位”的“正名”行动。不依傍后来西学现存理论,主要参考宋人谢希深的注解,回到战国时期“名实之辩”的语境中,研究发现《坚白论》的主旨就是:通过坚、白两种性质在“定”“兼”“藏”三种“位”中的“正名”分析,揭示事物“性质(实)”的三种不同涵义:石之坚、白特性;物之坚、白共性;离之坚、白自性。同时,“性质”三义也可以视为“性质语词”的三种用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