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小梅[1]
机构地区:[1]广西艺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鉴》2024年第8期1-7,共7页ART EVALUATION
基 金: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阶段研习成果,项目名称: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理论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22-A-05-(023)-416;202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京族文旅景观中的‘声音性生产与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1BMZ006;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结题成果,项目名称:田野音声-中越跨界民族民歌传承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4YJC760086。
摘 要:京族民歌传唱着京族人民的生活历史、人文礼俗等,也是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其研究多集中于京族民歌音乐特性,对其跨文化交流中的传承功能探讨有限。本文主要探索京族民歌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功能转化持续传承,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法,结合互文性理论分析其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审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发现京族民歌在个体与群体歌唱力量中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在促进社会交往、传承文化、审美体验、民族音乐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展示其独特性、保护和振兴地方音乐传统的重要性;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体现稳定性和适应性,这既开阔了民族音乐学理论视野,也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对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具有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7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