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仲霞[1] 杨春时[1] Zhong Xia;Yang Chunshi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3年第3期20-29,共10页Aesthetics
摘 要: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命名为“第一哲学”。古希腊确立实体本体论是“第一哲学”,但由于其独断论缺陷,在近代发生了“第一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现代哲学否定实体论,“第一哲学”转向实存论、伦理学(他异性哲学);同时认识论终止,“第一哲学”转向现象学、解释学。由于这两种转向都不能为哲学奠定基础,最终在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中又发生了“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西方近代哲学开启审美主义,席勒、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等都把审美置于理性认识之上。在此基础上,西方现代哲学形成两大走向:一是在本体论领域发生的“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二是在现象学领域发生的“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后期海德格尔的本有现象学、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艺术科学,以及盖格尔、杜夫海纳的审美现象学等。后现代哲学也提出“美学是第一哲学”的思想,代表人物有福柯、哈曼、韦尔施等。“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体现出哲学、美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向的根据在于,美学具有充实的现象学和本源的存在论性质,成为哲学的基础部分,从而打破了美学作为哲学分支的传统定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