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变形记》和《生死疲劳》同为“变形”母题,在呈现方式上均表现为“人化动物”,西门闹转六世为动物的情节与萨姆沙成为甲虫的情节在技法上极其相似。与之不同的是,莫言在继承卡夫卡的基础上,创新了一套充满了民族色彩的思想体系和表达体系,既为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与荒诞找到了新的出路,也可看作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思想在对待同一问题上的差异化解读。文章从两部小说中“变形”母题的相似性与差异化入手,对“人化动物”的异化的根源、过程以及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推导,分析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对“变形”母题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3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