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逻辑、取向与路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琳[1] 康丹丹[1] 杨学博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吉林教育》2024年第14期62-64,共3页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黑龙江高校劳动教育协同评价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EDC193);黑龙江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班级管理’课程具身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项目编号:SJGY20210461);202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机器人学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施(项目编号:SJGY20220002)的成果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要求课程设计与实施围绕立德树人进行,体现育人价值导向。高校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重视人格、情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通识课程应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重取向,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培育的平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师生互动的关系,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机制方面,须优化通识课程教学的有序性、课程协同性和管理系统性。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通识课程 建设路径 保障机制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