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七夕习俗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学富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4年第8期92-93,共2页

摘  要:七夕因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而被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在中国古代,七夕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女子学女红、秀智巧、比才艺的日子。拜月学巧拜月即是拜织女。古代女子为什么要在七夕拜织女呢?织女是一位纺织高手、女红大师,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要在鹊桥与牛郎相会,此时,人们才能见到她,设香案祭拜,请求传授女工技艺。古时候,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穷人家的孩子,都要精通女红。女红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针线活”。男子择妻的标准,也以“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

关 键 词:古代女子 情人节 七夕 女红 七月初七 爱情故事 织女 穷人家 

分 类 号:K89[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