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视野下的德国与广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龙云 杨宏海 

机构地区:[1]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2]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

出  处:《广东教育(职教)》2024年第7期139-142,共4页

基  金:深圳市出站留(来)深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0221063010007);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文艺创作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3DDWY27)。

摘  要:一、从遥远的“东方丝国”到照亮时代的“中国近事”由于地理空间和古代交通工具的限制,19世纪之前的中德交往更多存在于精神想象世界。德国对于中国的想象,是在中德文化互动过程中依据自身需求而建构的有别于“自我”的“他者”形象,其背后乃是整个西方世界对于东方异域的想象。它既是中西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西方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在这方面,当代著名德国汉学家顾彬有过集中的研究和展示,其《关于“异”的研究》,正是以丰富的文本材料,长时段地深入分析了17世纪到20世纪德语(德国)书写中的中国形象。

关 键 词:集体无意识 地理空间 中德文化 德国汉学家 长时段 自身需求 交通工具 互动过程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