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梦欣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 处:《中学语文》2024年第20期3-6,共4页
摘 要:“知人论世”法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是当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知人论世”法的使用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把作家、时代背景“标签化”,导致对文本解读的生搬硬套;教师“为用而用”,无法与文本内容有效结合;使得学生解读文本必须依靠外在信息,无法独立理解文本本身。从英美新批评派文论的观点来看,“知人论世”法的上述问题体现了维姆萨特的“意图谬见”论:过分强调作家创作时的主观意图而忽视了文学的相对独立性。要解决上述问题,可将英美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法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和“知人论世”教学法共生互补,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其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