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14期166-166,共1页
摘 要:金雅在《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我”之涵美成,是中华美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也是中华美学对“美何为”的核心回答之一。中华美学深受中华文化的人生情韵和诗性意趣之陶染,以“我”之涵美成为鹄的,凸显了美学与美育并举、审美与人生互融、大美与大我互映的民族特征。“我”之美成,在中华美学的现代进程中,呈现出主体意识之自醒和理论话语之自觉,突出表现为以无我、化我、大我等为话语表达的大美构象。“大我”之诗性美构,潜蕴着主体对自我生命局限的体味和深悟。无我、化我、大我之美构,以美情立基,以大美弘旨,倡扬真善美和融、知情意行和合的美思美趣,崇扬超拔、旷逸的生命美构,彰显了美学回向人、解放人、超拔人的本体立场和人文本根,昭示了中华美学的民族诗情及其鲜明的人生美育向度,是中国现代美学之精神和风范的典范写照之一,也是中华美学现代话语及其诗性精神的突出呈现之一,为当代美学的中国话语建构留下了重要启思。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7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