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文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书法》2024年第7期196-197,共2页Calligraphy Magazine

摘  要:陈大中《书法的“正”与“奇”》在书法结构中要求有疏密、收放、开合、错落、揖让等形式要求,这些都是书法形式的具体表现,而这些具体的形式表现的美学背景就是“正”与“奇”。在中国古典文化里,认识事物的方式是以“阴阳”二元论为基础的。我们的古人认为“阴”与“阳”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这与西方文化不同,基督教的创世纪六天完成,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光就显现了,与黑暗产生了区分,世界也就出现了。中国文化的创世纪则不一样,虽然它也要求有光,但光的前面要加一个“阳”,叫阳光。我们先民认为最初的世界鸿蒙未开,是一个混沌一体的状态。盘古开天地,将混沌一劈为二,阳气上升成为了天,阴气下沉成为了地。上升变成天的阳气是空的、虚无缥缈的,下沉变成地的阴气是浊厚的、结实的。因此,还就产生了“虚”和“实”,天虚地实。因为有了实,人才可以站在上面,因为有了虚,人才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于是又结合这个天地之问的代表--人,发展成为“天地人”三才的世界结构!这就是中国人的创世纪。

关 键 词: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古典文化 盘古开天地 阴气 书法结构 朝花夕拾 创世纪 天地人 

分 类 号:J292.1[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