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150-157,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2019年度国家“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编号:教高厅函[2019]46号)。
摘 要:课程思政系根据大学不同课程实施有所不同的“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学科专业不同,课程思政学理不同。文科重“道”、理科强“理”、工科讲“术”,很有必要依据不同专业学理研究思政育人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及其方法与路径。“孪生式”课程思政者,系喻指授教主体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两者向接受客体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场域所展开的课程活动。文科本就是研究人文社会的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属大文科,均偏重于“道”。“课程”与“思政”不仅同向同行,且均在课堂,好似母体诞生出鲜活可喜的“双胞胎”,这便是“孪生式”课程思政的根本肌理。其知识科学性和思政价值性相互浸润的依存之方略,实质上不过是对大学文科课程思政的一种深度掌握。这亦是开展“孪生式”课程思政的有利前提。探讨“孪生式”课程思政的概念、逻辑与瓶颈,渊源与拓展,目标与进路,对深化文科课程思政很有必要。何况文科包含文史哲、经管法和教艺八大学科门类,沟壑分明,课程思政难免出现单打独斗,甚至盲目创新,“孪生式”课程思政便为“新文科”课程教学改革规划路径。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56.153